5月7日和8日下午,我校在讲习堂分别为初一、初二年级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校共育现场会。此次家校共育现场会由德育处组织的家校共育座谈会和年级组活动两部分组成。
讲习堂门口摆着由我校心理咨询室制作的两块关于家庭教育的展板,早早就来到学校的家长们纷纷驻足观望。讲习堂早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我只是个孩子啊》歌曲视频。下午4点30分会议准时开始,会议第一部分由德育处主任杨伟利和心理教师刘彩丽共同主持。首先,播放一段家庭教育短视频。这段视频由我校心理教师曹瑛老师根据心理咨询室真实案例改编的,由学生家长出演,我校自主拍摄制作完成的。通过这段视频中出现的关于手机使用、学习目的、家庭矛盾、辅导班和辅导资料选择等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邀请家长进行讨论和分析,旨在家校联合,集思广益,共商教育妙计。家长们看完视频后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位初一学生的妈妈非常感动,感谢学校这么用心,特意为家长会制做了一段视频,同时自己也很愧疚,坦言自己就是视频中的“虎妈”,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简单粗暴,填鸭式的教育一度引起了孩子的反抗情绪。一位初二学生的爸爸说,对给孩子报辅导班和选择辅导资料这个问题上,家长们应该慎重,选错了事倍功半。要确保孩子对课本上的知识能够掌握和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考虑给孩子进行能力提升;而在辅导资料的选择上,要帮助孩子理清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点在哪里,针对自己的问题和缺点来进行练习,切忌书山题海战略和疲劳战术。还有一位家长在分析家庭教育分工的时候指出,当父母教育理念不统一的时候应当回避孩子进行商讨,不宜在孩子面前争吵。
当谈到当今教育新难题,二胎家庭的教育时,刘彩丽老师向家长们讲述了一位初二女生的心理咨询案例,用事实呼吁二胎家庭们重视大孩子的心理健康,遵循平等、尊重和接纳三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跟孩子讲道理;在尊重的基础上跟孩子提要求;最后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优点,更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杨主任在总结时提出,每一个孩子和父母都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彼此温暖和谐共进的亲人。家长们首先应当肯定孩子们的辛苦付出,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引导孩子认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为家长、为学校而学;珍惜利用好课堂45分钟和手中的学习资料,切勿迷信辅导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多和孩子谈心,家是一个可以讲理但更需要温情的心灵港湾。
会议第二部分是各年级组活动,年级主任对此次期中考试成绩做分析;邀请育子有方的家长上台分享育子经验;还为此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们颁发了奖状。两个年级共90名成绩优异的同学上台接受表彰。初二年级,面临地理、生物小中考,地理老师刘红萍、生物老师喻明学老师也分别上台向家长讲解了小中考事宜。
最后,张诚副校长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两个年级都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此次期中考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宏观上的概括,同时也指出了两个年级存在的问题。张校长指出,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相信,家庭和学校心连心,手牵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孩子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