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小学在博学大讲堂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龚成受邀为附属中小学全体教职工作“践行十项准则 守正师德师风”专题报告。此次报告旨在深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明确师德行为边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根基。

附属中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诚主持培训会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龚成作专题报告
报告伊始,龚成副部长从“党和国家的深情厚望、学校的职业助力、社会家庭的形象期待、学生的素养期盼、教师的幸福追求”五个维度,深入阐释了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意义。他强调,“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整场报告奠定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基调。
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时,龚成副部长系统梳理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述,并重点阐释了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他详细解读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等六大内涵,引导全体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自觉践行育人使命。
报告的核心环节是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深入解读。龚成副部长逐条解析准则内容,对比了中小学与高校准则的差异化要求,结合《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详细说明了处分类型及触碰“红线”的后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引用教育部2019年至2023年公开曝光的85起典型案例数据,指出其中43起涉及中小学教师,并重点剖析了“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坚守廉洁自律”三类高发违规行为。通过典型案例,以“以案为鉴”的方式强化了教师的纪律意识。
针对学校师德建设实践,龚成副部长提出了“建章立制、专题教育、选树典型、细化考核、规范惩戒”等十大举措。他引用《论语》“克己复礼”与习近平总书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重要论述,呼吁教师们涵养廉洁自律修为,锤炼意志力与自制力。整场报告既有政策的深度解读,又有案例的深刻警示。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十项准则”为行为标尺,把师德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与育人实践。附属中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诚表示,学校将结合报告精神,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培训与自查自纠,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