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我校承办由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的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备课)组长会议。徐州市区各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齐聚博学大讲堂,共探学科建设新方向,会议由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蒋喜华老师主持。
教研筑基 锚定学科方向
肖梦迪老师以《以“为”筑基,以“行”致远》为题,系统分享了徐州市第十三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建设经验,整体围绕“筑基”与“致远”两大核心,构建了“方向—常规—课堂—社会”四维一体的教研建设体系,该校的建设经验,既体现了对教研本质的深刻把握,也展现了对教育改革趋势的积极顺应,是一套“有方向、有基础、有创新、有延伸”的成熟体系,对各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课程探索 拓宽实践路径
孔凡敏老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矿大附中初中道法课程教研与教学活动探索》主题,从“缘起与基石”“探索与实践”“成效与反思”三大维度,系统呈现了矿大附中初中道法学科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实践路径。该校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资源、有方法、有成效”的实践范本,有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
育人引领 厘清教学本质
蒋喜华老师以《启思润德 践行致远》为题,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从“回顾过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同时融入对教师职业初心与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蒋老师的讲座以“人”为核心,既有对教师职业初心的唤醒,也有对教学本质的深度剖析,更有对日常教学的细节指导,形成了“情怀引领——理念更新——实践落地”的完整逻辑。尤其“灵魂三问”与“课堂脸面论”,既接地气又引人深思,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实践的“方法论”,更传递了职业追求的“价值观”,对一线与会教师调整教学心态、优化教学行为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
此次会议开启了徐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新征程。在全市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徐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将以更清晰的方向、更扎实的行动、更创新的思路,深耕课堂主阵地,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点亮学生人生的“明灯”,让“润德”之花绽放在徐州教育的沃土上,让“致远”之路延伸向更广阔的未来。
稿件来源: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李文君
一审:宋军
二审:阎会
三审: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