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经纬地理研究社与中国矿业大学星河天文社联合开展天文观测科普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天文魅力,培养科学兴趣。
破除天文门槛,咫尺之间见星河
下午5时,星河天文社成员在我校开展科普讲座。社长以创社经历为引,通过互动提问“大家认为的天文是什么”打破认知壁垒,并展示相机拍摄的星轨照片,生动诠释天文就在身边的理念。现场推荐了专业观星软件,系统讲解天气、光污染、视宁度等因素对观测的影响,并向每位学生赠送了木星与彗星主题明信片。互动环节中,星河天文社成员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天文知识的各种问题。
点燃天文热情,暗夜明寻踪识苍穹
晚9时,两社成员在操场围坐。星河天文社社员用激光笔精准定位木星及其卫星群:“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正带着四颗卫星在距我们约7亿公里的轨道运行。”随着光束移动,经纬地理研究社的同学们专注远望,侧耳聆听学长现场解析北斗七星的导航原理、春季亮星的分布特征以及木星的大气成分。
从理论到体验,亲身体验证星辉
夜幕下,操场架设起折射式与反射式望远镜,星河天文社社员简要介绍了两种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场景,并指导学生调试望远镜。学生们有序排队,通过目镜观察木星的条纹云带。无人机升空进行摄影,实时回传的影像更引发阵阵惊叹。
夜色渐深,草坪上的灯光渐次熄灭,少年们仰望星空的目光愈发明亮。这场跨越中学与大学的知识接力,以浩瀚夜空为幕,书写了新时代科普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葛思言
一审:宋军
二审:宋幸莉
三审:张诚